返回列表 發帖

網絡營運商要頭尾都賺

網絡營運商要頭尾都賺


上月底開始在美國出現「冰桶挑戰」的籌款行善方式,自蓋茨及朱克伯格參與後,令活動立時熾熱起來,全球網絡瘋狂洗版,正正顯示出社媒的威力。(網上片段)

社交媒體發展至今,已成為志同道合,或有共同政治傾向人士的主要溝通媒介。不少由民間團體發起的政治活動,包括集會、遊行、示威等,現都可透過社交媒體一傳十、十傳百而一呼百應,成功在網上號召成千上萬的支持者;當然,亦有可能只得小貓三兩隻,甚至僅發起者一人參與。政治以外,把它應用於商界又如何?
近日,冰桶效應已進一步確證社交媒體有號召力。事實上,不少品牌願意在社交媒體賣廣告,而手機應用程式(App)的功能愈來愈多元化,遊戲、新聞資訊、外遊攻略、call的士、租車、請家傭等等,應有盡有,帶來龐大的網絡商機。
開立網店、寫個新app,看似比經營實體店容易,其實網絡營銷絕不簡單,可應用於實體店的營銷策略未必可以在網絡世界照辦煮碗,加上香港的網上購物、團購未成氣候,及不少消費者都對付費app「say no」,要在網絡世界中脫穎而出就難上加難。
消費者對「免費的網上服務」都習以為常,正因如此,不少應用程式發展商一心希望成立初期以免費作招徠。這種營銷策略在實體店十分常見,例如是購買即影即有相機主機相對便宜,下一步就要靠消費者持續購買即影即有相紙賺回。應用程式發展商也是務求在短時間建立最大的市佔率,不惜「蝕頭賺尾」,做法是先免費讓消費者下載,只依靠廣告收入撑住,待企穩陣腳及建立穩定的顧客群後,才進一步推出付費服務……須知道世上根本沒有免費午餐,一盤生意樣樣都要用錢,發展商撑得幾耐無人知,競爭對手眾多,當程式變成收費,尚有幾多「忠實顧客」留低更加無人知,「蝕頭賺尾」對網店而言,行不通!
早前宣布關網大吉的「主場新聞」夠高人氣吧?暫且不論是否被政治打壓,說到底,關閉網站的主因是入不敷支,經營網站要人氣、要夠page view才可以吸廣告,在讀者不付費的情況下,網站要叫好又叫座,才可以撑得住。
最近有不少call的士app面世,不過筆者對此不太看好。首先,我們要問使用的士電召服務的是何許人:開工至通宵達旦的夜歸人士,或夜歸女士、飲醉酒獨自回家的人士?這類消費者在意的是個人安全,有幫襯開嘅的士車隊,不會隨便轉;第二,啟動app搵的士,與致電已儲存的相熟的士車隊叫車的時間相若,新加入者要在這市場內分一杯羹,就要花更大力氣。
網絡商機是否完全無利可圖?不是,可考慮攻小眾市場(niche market),為小眾市場度身訂造產品及服務。有心人可留意網絡營銷不受時間及地點限制的特點,全面考慮顧客的實際需要,做到物有所值,甚至在有盈利的情況下的物超所值,自然可以成為贏家。
「蝕頭」未必能「賺尾」,一盤可以生存的網上生意,是要頭賺尾賺,日日賺才可。

Source: 香港晴報專欄 - 石老師工作室

返回列表